
英媒称,在中国这个以模仿著名的国家试图加大国内立异并走向全球之际,以腾讯公司为首的中国重要的科技企业去年提出的全球商标申请数量领先世界。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23日报道,一家商标搜索平台的申报数据显示,营业范围包括游戏、社交媒体和支付等浩瀚领域的腾讯公司2016年申请的商标数量达4100项。排在前20位的还有乐视公司,申请数量为2200项;电子商务巨擘阿里巴巴集团则申请了1700项(注:经与阿里巴巴集团核实,2017财年即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申请的商标数量全球约3500项)。
欧华律师事务所关注常识产权和品牌保护事务的合股人爱德华·查特顿说:“这从根本上说是正在崛起的中国企业寻求在全球范围内保护自己的商标。现在很多这类企业正积极寻求成长海外营业,而成长海外营业的前提是提出商标申请从而保护自己的品牌。”
美国传媒集团、制药企业和欧洲消费品制造商在商标申请方面也表现积极。韩国LG电子株式会社略微领先于美国时代华纳公司,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强生公司、法国欧莱雅公司等。
这份申报中说:“在一致情况下,立异型企业往往比模仿者申请的商标数量更多。”
申报还说,用申请商标方法来保护自身品牌的平日都是担心遭到盲目抄袭的企业以及活泼的出口商。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申请保护常识产权方面花费了很鼎力气,并在内部研发领域投入重金,旨在摆脱抄袭的名声。
去年11月,中国成为首个在一年内申请专利数量跨越100万的国家。对此,世界常识产权组织表示,这一数字表现了“不凡的”立异水平。
虽然持困惑立场的人一向在说,中国的专利数字因政府推动的申请目标和税收优惠而偏离了正常值,不过常识产权律师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专利数字和商标申请表现了中国赓续增长的创造力。
德勤管帐师事务所负责中国科技、传媒及电信行业事务的周锦昌说:“以前,中国企业因只会抄袭西方常识产权和商标而受人诟病,尤其是在消费行业。但在科技市场上,立异对每一个企业的生计都异常重要,是以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
查特顿将这一动向称为“真实而且异常有趣的趋势”,并说这很像硅谷的科技始创企业。
他说:“当它们规模变大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开始在世界各地鼎力保护自己的品牌,随之出现了一大批用来保护品牌的商标。”